4月13日,由外国语学院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国际交流合作处协办的“外语融合与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在开元校区外语楼多功能报告厅XE206成功举办。外国语学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国际交流处相关负责人及专家学者近70人参加了该研讨会。我校副校长王新武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__local/5/2A/F2/BD571196D75F61F8A6A2B8E9FD4_2BC48BA0_6888F.jpg)
![](/__local/6/0B/7C/15A6CAB8F0468AECD5B79EE18F9_18206710_5FAD3.jpg)
王新武副校长在开幕致辞上指出,外语融合与文化传播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跨文化交流、增进文化互鉴的重要桥梁。我校高度重视这方面工作,坚持开放办学,与多国开展文化交流和创新合作。在外语教学与翻译学科方面,深耕笃行、努力发展,成功开展了中华学术外译等一批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取得了具备广泛影响力和文化传播力的学术成果。
![](/__local/8/7D/4E/8BD12BC51BA45C4C2B0C56AE0AE_BD7DA947_3EFBD.jpg)
![](/__local/3/6A/3C/E11294375556BCC5F484308714E_F7ED65AE_26C42.jpg)
![](/__local/4/0C/6D/20BB9CFBFF796307E6C357622FC_906E3043_2E0F7.jpg)
![](/__local/7/C0/09/E789B100616BABF9E2348EFA1B8_15681817_2B3B7.jpg)
![](/__local/E/DB/04/455E84DA95B7992488A0EE3EB09_C12231B8_405A5.jpg)
![](/__local/E/06/4D/FB7235EAB3C82C8FA31F961C6AD_C9D145ED_411BD.jpg)
本次研讨会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易明主持,与会专家围绕中华学术外译的申报路径、中国文学翻译中的共识与矛盾、翻译教育中历史感的培养等主题,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外语翻译研究的发展着眼点。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田俊武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吕世生教授、东南大学高圣兵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岳峰教授、浙江大学何辉斌教授、兰州大学袁洪庚教授分别以《中华学术外译与翻译硕士点申报路径探讨》《葛浩文中国文学翻译的两个共识与矛盾》《翻译的历史感》《翻译史的研究方法》《译才并世数严林》《“叙事暗流”对文学翻译者的启示》为题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专家们指出,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当下,翻译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但中西文化在话语体系间存在文化差异,构成文化屏障,人工智能翻译存在其局限性,尤其是文学翻译,仍需要专业翻译人员的学识素养和翻译能力来解决其中的文化内涵和隐喻问题。此外,研究翻译的历史进程和当下的科研有必然联系,要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翻译,思辨性地抓住翻译的本质,改变认知方式,才能有效提升翻译质量。
此次研讨会深入交流和探讨了当前时代背景下,外语融合、翻译教育和文化传播领域的新发展、挑战和机遇。省内外与会外语教师纷纷表示,感谢我校举办本次研讨会,搭建优秀交流平台,为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思路。